开年以来,公募基金频频推出新基金,但截至目前,市场之上预想中的“开门红”产品并未诞生。值得一提的是,开年以来公募自购迎来小高潮。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已经或计划进行基金自购的公司至少有6家,合计自购金额超3000万元。
2022年1月10日就有两只新基金宣布自购。例如,国晓雯的新基金中邮兴荣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月10日正式首发,基金经理国晓雯承诺将自购300万元,与基民共进退;同时据了解,中邮创业基金的高管也将出资300万元认购新基金。
据悉,基金自购多发生在新产品发行期间,叠加市场调整,基金公司便以自购的方式表示对市场和自家产品的认可,通过真金白银和投资者利益深度捆绑,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购并不代表基金就一定能够赚钱,也并不意味自购基金就比其他基金有明显的回报优势。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不能仅凭基金公司是否自购来进行投资决策。
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的年度自购规模先后在2008年和2015年突破10亿元和20亿元,这两个重大的节点均发生在市场较大波动的年份;随后2021年,全市场共有96家基金公司进行了自购,涉及基金460只,净申购总金额达58.88亿元,自购基金数量和自购总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据数据统计,在2021年被公司自购的460只基金(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截至2022年1月8日,创金合信于2021年1月15日自购1000万的创金合信数字经济收益率最高,自购以来已经大涨约64%;此外,长江新能源产业、国泰中证环保等4只基金也为公司带来了超40%的收益;但也有219只基金在自购发生以来的收益为负,最多一只亏损了超30%。
相关新闻
保险
01-10
01-05
12-17
06-17
06-12
06-11
06-10
06-08
06-05
06-01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