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遭警方突查:还有多少网贷能活下来?
2019-10-22 09:35:48新浪财经

互联网金融也好,金融科技也罢,绕不开的仍然是风险。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00多名警察,12辆警车,其中包含4辆大巴,和1辆特警大巴……昨日,小巴的朋友圈被“51信用卡遭警方突查”一事刷屏了。

一时间,江湖传言四起,有说是爬虫业务整治行动,有说是暴力催收出人命导致的。

直到晚上23点以后,小巴才收到实锤:杭州公安在微博官宣,警方开展调查的原因是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涉嫌寻衅滋事。

不过,结果公布之前,投资者已经用脚投票,纷纷逃离“案发现场”。昨日下午51信用卡的股价直线下挫,跌幅一度达到40%。

为什么51信用卡会这么受关注?要知道,在小巴所在的杭州,51信用卡绝对是个明星企业,它曾是杭州著名的独角兽,去年7月在港股上市。

从51信用卡发布的2019年中报看,这家信用卡管理公司的注册用户数为8340万名,累计管理信用卡数量达到1.387亿张,约占全国信用卡总量的20%,是国内最大的信用卡管理公司。

只不过,它的业务并不纯粹,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借贷公司。

在51信用卡上半年的14亿收入中,信贷撮合及服务收入、介绍服务费这两项发放贷款相关的业务收入占了71.5%。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撮合服务费是自营平台收取,介绍服务费则向第三方信贷平台收取。

从2015年进入互联网信贷市场以来,51信用卡公司撮合的贷款规模从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50亿元,翻了30倍。依靠信贷撮合的“中介费”,51信用卡的营收从8973万元增长至28.18亿元,这也使它顺利登陆香港股市。

换言之,相比帮大家管信用卡,它更操心的是,如何让大家多用信用卡。

只不过,凡生一利,必生一弊。从信用卡管理切入互联网信贷,虽然收获了不菲的利润,却也使得51信用卡麻烦缠身。

从今年3.15央视晚会被点名批评给高利贷导流,到7月份被工信部点名批评非法收集用户信息,51信用卡在人们眼中前科不断,也难怪一被警察突查,坊间就立刻联想到过去的旧事。

再加上大环境里,对网贷的监管一步步收紧,9月底网贷行业持续运营的平台数量仅剩462家,激进如山东和湖南,已经宣布要取缔辖内全部网贷机构的P2P业务。

倾巢之下,51信用卡的市值也一路下跌,较上市时已跌去80%。

51信用卡不过是又一个缩影。

小巴也感慨,假如回到2015年,不知51信用卡是否有定力抵御互联网借贷的诱惑。

那么,这次51信用卡究竟为何被查,网贷公司存在哪些问题?未来行业将如何规范化?来看看大头的分析。

很多网贷公司就直接是自融+资金池,玩的完全就是借新还旧的把戏,少数的合规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司规模和运营能力不匹配。

相比于信用卡、银行贷款用户来说,网贷公司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这种借款实际上是一种次级资产。

而网贷公司背后的运营和风控能力,基本都是靠着一些违法、不合规的方式撑起来的,比如暴力催收。现在扫黑除恶行动下,很多网贷公司的风控就基本可以说是形同虚设,逾期率暴增下就会纷纷爆雷。

从更大的行业方面来看,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满足了很多人的贷款需求,而且是一些原本无法在银行贷到款的人。所谓的P2P,在消灭出借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之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从未来行业的整顿和规范来看,以信托业为例,最开始也是一片混乱,高峰时有超过千家的信托机构。六次整治后,仅剩68家,如果这么算,信托业的存活率仅6.8%。

而目前P2P平台存活率9.78%,如果参照信托业的发展,再加上小贷、现金贷等竞争对手,P2P平台最后的存活比率肯定比这个小很多,甚至有可能接近于0。

除了像山东、湖南那样直接取缔所有的P2P业务外,有很多地区的P2P业务存量大,肯定不能直接一刀切,更有可能通过拉长备案时间,让大部分平台的存续成本高于存续的利润,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筛掉大量的不合格平台,完成行业的出清。

51信用卡是以大数据作为依据提供助贷,而所谓大数据,实际上在当前国情下就是大规模收集个人隐私数据,再进行转售。

银行因为合法收集数据不力,所以愿意出钱从助贷公司买用户,本质上就是故意把“脏活儿”交给了助贷公司。助贷公司就在银行与非法数据公司之间,做个二传手的手套。

比如,爬虫就是为了非法获得更多用户数据的手段之一。不管用爬虫,还是用其他技术手段,核心就是拿用户隐私进行商业化变现。

之前,有网贷逼死了人,于是公安部部署统一打击,整顿数据采集行业。在51信用卡被查之前,杭州、深圳等多地公安出动警力,带走多家大数据风控平台高管协助调查。

这次51信用卡被查,我认为只是行业风暴一角,目前在国内做助贷业务的还有几家上市公司,比如趣店之类的,接下来也都会受到相应检查和监管。整个所谓助贷行业,也可能就此会进入调整,甚至经历崩塌的过程。

因为没有了隐私数据,助贷行业也就没有生存能力。但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在个人隐私数据这块尚处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规范化。

同时,用户面对自己的个人隐私也缺乏足够的警惕,比如某些酒店要求旅客入住必须扫码,赤裸裸地非法收集用户信息,但这很难被追责,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必要加强警惕。

这次51信用卡被查,我认为跟数据问题有分不开的关系。从产业链角度看,大数据公司是金融行业的数据源头,整治大数据公司,可以净化整个产业链的风气,出小力见大效;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看,个人信息泄露和违规使用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很多消费者侵权事件的源头,从源头治理乱象,自然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抓手。

短期来看,违规获取数据的公司将逐步退出行业,以银行、巨头为代表的数据应用方也会提高合作机构准入门槛,倒逼大数据行业优胜劣汰,净化行业环境。

数据公司的分化会加速中下游数据使用方的分化,那些缺乏核心资源、以粗放激进为竞争力的金融创业机构,也将相继退出行业。

中长期来看,由于数据隐私保护意识的提升是不可逆的,数据获取难度和门槛的提升,会逐步提升数据方在金融产业链中的话语权,继而重塑金融产业链各方的利润分配机制和业务合作模式。

当前层出不穷的网贷公司或者贷款超市,存在许多问题,归类起来为:数据滥用、暴力催收、非法集资、高利贷、虚假宣传等。

如果说,互联网经济在国内发展的初期,我们的立法和执法环境都对此没有细致的规定,这在客观上为互联网经济野蛮生长提供了空间。

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立法已经越来越完善,行政执法和法院司法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处理经验,所以互联网公司必须要了解当下的法律环境,了解合规风险,把合规工作作为必要的一个业务环节来对待,否则可能面对畸高的经营风险。

对于用户而言,我有两个建议:

先具备生活常识,例如看到某些夸大的宣传,说购买理财产品稳赚不赔等不符合生活常识的情况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蒙蔽。

其次,具备必要的法律常识,多了解国家对某个细分领域的立法规范和管理要求,对照交易对象是否满足这些要求,如果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知道必要的维权手段和途径。

关键词: 51信用卡 网贷

下一篇: 百强房企三盛宏业暴雷 曝全国项目大面积停工
上一篇: 大数据风控公司遇生死劫:祸起套路贷 违规爬虫被查

相关新闻

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