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后人评马保国被KO:他并不能代表传统武术
2020-05-21 10:00:28

在5月17日的一场搏击比赛中,“浑元形意太极大师”马保国被50岁业余搏击爱好者王庆民30秒内击倒3次,最后一次直接倒地休克。这一结果,不但让马保国再一次成为网络红人,同时也将“太极拳”和“中华传统武术”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一时间,“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不是武术是舞术”、“骗子扎堆武术界”之类的评价充斥网上。针对这一情况,“津门大侠”霍元甲的第五代玄孙,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霍氏练手拳代表性传承人霍静虹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马保国并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他不行也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不行,而传统武术也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武术。

说起天津,留给人们最深印象的人物形象,大概要数“津门大侠”霍元甲了。当年一曲《万里长城永不倒》,让这位昔日武术名家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民族英雄,“霍家迷踪拳”(现为霍氏练手拳)更是当年的一个热门词汇。在2017年全运会上,霍元甲的第五代玄孙霍静虹,代表天津队拿下群众比赛健身气功团体赛冠军。作为霍家这一代中唯一习武之人,霍静虹也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霍氏练手拳代表性传承人。

▲霍元甲第五代玄孙霍静虹

据相关记载,大侠霍元甲有两子三女,分别是:霍东章,霍东阁、霍东清、霍东琳、霍东琴。长子霍东章不习武术,次子霍东阁则武艺高强,16岁前往上海精武会任教,1924年在南洋泗水(现印尼东爪哇省省会泗水市)成立精武会南洋分会,他是霍元甲武术精神的继承人。霍东阁生有三子:长子霍亚廷、次子霍文廷、老三霍文亮,而霍亚廷就是霍静虹的爷爷,因此霍静虹便是名副其实的霍元甲第五代玄孙。据霍静虹介绍,霍家从她爷爷这辈开始,就已逐渐不再以习武为主了,而她在她5岁半时,因机缘巧合,开始习武,后来还考到北体大武术系继续学习武术套路。2000年从北体大毕业,霍静虹进入天津商学院(现在的天津商业大学)担任体育老师,2015年,作为霍家年青一代中唯一习武人,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霍氏练手拳代表性传承人。

霍静虹修习的霍氏练手拳,集太极、长拳、昙拳等各门武术于一炉,注重手脚并用,严密圆活,在劲力上颇有讲究。“刚劲”却刚而不僵,“柔劲”则柔而不软,姿势舒展、架式端正、动作圆活、轻灵敏捷,全身动作与局部动作相间,其变化多在意料之外,长于技击实用,不难于学,而难于练,更难于精。1910年,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强健民众身体,上海精武会对霍氏练手拳进行修改并汇编而成,共有72式。而霍静虹在修习过程中,也发现其中一些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她都一一进行了修改,同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部分其他拳术和器械的内容出来,形成了“霍元甲迷踪艺”,霍静虹自身修习提升的同时,也在对这套“霍元甲迷踪艺”进行推广。

▲1910年上海精武会汇编的霍氏练手拳秘笈

针对这段时间成为网络热点的“浑元形意太极大师”马保国被50岁业余搏击爱好者王庆民KO事件,霍静虹表示自己一直都有关注,因为毕竟是发生在武术圈子里的事。霍静虹认为,最近几年之所以“大师”层出不穷,并跟人频繁比武,“就是因为看客太多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去关注了,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些人这些事了。”尽管不愿意对马保国这类的“大师”进行评价,但霍静虹始终强调,“传统武术是一个非常博大精深,非常宽阔的一个概念,所以它的含义,绝对不仅仅是要去战胜对方那么单一,任何一个个人,包括一个群体的行为,都不能代表传统武术,包括我的高祖霍元甲,也无法代表传统武术。”

霍静虹认为,传统武术除了能够带给人们强身健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带给人们一种自强的精神,“自己强大了,跟我要战胜你,这是两个概念的东西。我们习武的初衷,是为了自身强大,并不是为了去战胜谁。”她强调说,击技只是武术的一个功能,一个作用,一个目的,但它不代表全部,比如现我的高祖霍元甲,通过影视剧的宣传,大家可能都认为他的厉害之处在于“很能打”,但在我看来,霍元甲最厉害的,是在于在外敌来犯,民族受辱的时候,全中国那么多练武的人中,他能够挺身而出,尽管最终没有打成(在霍元甲接受挑战后,外国大力士临阵脱逃了,这一点跟影视剧中是不同的),但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能够激励当时的国人。

霍静虹表示,不能太过片面的去强调武术中技击的作用,“生活的年代不同,我们需要强调和推广的功能有区别的。在霍元甲甚至比他更早的年代,时代的特性要求武术必须要有防身和搏击功能。在现在这样的和平年代,从推广和强调的角度来讲,健身功能还是重要一些。健身功能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锻炼意志品质。练习时会刺激身体的各个方面,从不舒服到逐渐适应,是对自己一个意志和品质的磨练。”

下一篇: 武汉网红窗帘主人领证 网红窗帘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 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代表委员抵京报到

相关新闻

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