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累了倦了,就去菜市场、超市、商场逛逛,看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听听讨价还价的声音,在柴米油盐中,重燃对生活的热爱,在一饭一蔬之间,体验生活的真味。”6月9日,省城市民崔淑珍赶个大早,和老伴去楼下的超市买菜。回家路上,还不忘和老友们分享幸福生活的感受,“看似寻常的日复一日,实际饱含温情与幸福,烟火气里藏着幸福的味道。” 烟火气更盛,幸福味更浓。我省大力推动城市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搭建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平台载体,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布局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区、步行街、商品集散地,引领城市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通过认定省级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推广全国示范步行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通过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整合多部门政策,让居民的幸福感受“近在咫尺”。
改造提升步行街 塑造城市消费新名片
白天,敞亮开放的购物环境,吸引八方客来。傍晚,流光溢彩的灯光秀成为街头最抢眼的风景。省城中正天街,从早10时至不限时自然闭店,这个集休闲、餐饮、娱乐、教育、健身、大型超市、购物、演艺、儿童业态于一体的省级试点步行街,正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喜欢。 一条繁华的步行街,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名片。近年来,我省一批省级步行街迅速成长。钟楼步行街挖掘历史底蕴,紧扣国家标准、对标国际一流、彰显山西特色。中正天街不同于其他封闭式购物中心,是省城首家24小时敞开式商业街区。忻州古城围绕杂粮之都、五台山佛教文化、温泉康养等内容,已成为忻州城市的品牌符号和形象窗口。大同凯德世家广场是文化、旅游、商业的城市综合体,集中展现大同形象,是大同的城市名片。长治城隍庙广场再现了上党古城辉煌时的市井风貌,走出了一条特色商街与特色古街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 得益于我省推动省级试点步行街区改造提升的有力举措,各地纷纷创新街区管理运营方式,为社会力量投资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优化消费环境,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新平台。据统计,太原市钟楼街1—5月人流量约47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3300万元;其中,5月份,人流量约93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200万元。忻州古城1—5月人流量约为33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6200万元;其中5月份,人流量约6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推广全国示范步行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鼓励中正天街、大同凯德世家广场、长治城隍庙广场等省级步行街(试点)、商圈对街区基础设施、景观文化、业态结构、交通配套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差异化、品质化、多元化、智慧化发展。引导街区设立吸引消费客流的潮店、快闪店、时尚买手店,支持建设步行街商业联盟。推动街区积极引进老字号品牌,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突出地方特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发挥步行街对扩大消费的引领作用。支持忻州古城、太原钟楼步行街丰富业态,提升品质,打造展现山西特色的全国样板街区,争取将钟楼街、忻州古城纳入国家级试点。 此外,我省还将认定第二批省级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对省级步行街、特色商业街进行大力宣传,通过以点带面,推动流通创新,繁荣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过严格的推荐、评审、公示程序,2021年9月,运城市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全国共30个地区入选,运城市为我省唯一入选城市。 何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这一概念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务等基本消费需求可以在一刻钟内完成。 据了解,运城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早在2013年就已开始。经过多年的打造,运城市盐湖区中心城区的各大社区基本都已实现。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盐湖区根据各个社区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实现所有社区“一个社区一个方案”。小的方面,从早餐店入手,以便利店、特色餐饮店、箱式移动餐饮售卖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丰富小菜、营养粥、豆制品、奶制品、主食等品种,保障居民吃得好、吃得营养卫生。大的方面,结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盘活存量设施资源,集中建设新增设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倡“一点多用、一店多能”,避免大拆大建。营造商居和谐的消费环境,做到商业环境与居住环境相协调,业态发展和居民需求相匹配。优先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提升需要最迫切的老年康护、特色餐饮、运动健身、新式书店、幼儿托管等设施建设。 我省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通过给各市转发宁波、成都、鹤壁等城市一刻钟便民商圈试点先进经验,推广、学习先进经验,推进运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整合住建等多部门政策,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工作。在全省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 小小的便利店成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有力支撑。以太原市为例,2021年9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太原位居第三,平均2456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24小时便利店指数达37%。截至目前,太原市重点品牌连锁店——唐久便利、金虎便利、美特好生鲜、贡天下等连锁门店达2000余家,遍布各个社区,为保障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以便利店为终端,企业也建设完善了物流、冷链配送中心、面包和鲜食工厂,延伸了产业链条,可持续发展后劲强大。 如今,便利店已成为太原市的一张生活服务名片,除了购买商品,还可为百姓提供三餐供应、现磨咖啡、水电天然气缴费等多样化服务,居民消费更方便、幸福感更强了。
优化商业网点规划布局 营造宽松和谐发展环境
今年3月份,省商务厅联合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等七个厅局出台《关于统筹高品质城市建设与保持城市“烟火气”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加强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各类烟火气场所。强化规划实施,推进城市烟火气场所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为城市烟火气营造宽松环境。稳妥实施城市更新,保护原有烟火气场所。为各类生活服务型业态和市场主体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场景,进一步集聚人气、促进消费、激发活力,促进各类生活性服务市场主体倍增。 如何从规划层面布局各类烟火气场所?方案明确,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结合城市人口和功能布局,合理确定各级重要商业集聚区的分布,将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烟火气集聚区进一步落实到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做好便民生活圈和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合理优化商业网点,重点推动各市对城镇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城乡接合部小区加强商业网点布局;各市要组织编制实施城市便民经营点五年专项规划,结合城市功能结构、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分区,分类分级提出规划布局方案,针对不同经营业态进行差别化安排。 提升管理效能,为城市烟火气营造宽松环境。方案提到,加大引摊入市力度,鼓励对商户给予摊位租金、水电补贴等优惠政策,开展美食节、购物节等消费促进活动,提升经济活跃度。鼓励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和简化准入、积分奖励、失信惩罚等机制,强化商贩自治、约束和激励作用。推动建设一批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鼓励特色商业街、步行街积极开展夜间经济,对全年度营业额和安排就业人数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政策支持。 此外,我省积极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出台《关于开展省级夜经济试点城市创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市、省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培育夜间经济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充分释放夜间消费潜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做大做强夜经济。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326.22万户,同比增长12.7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56%。其中:企业同比增长15.62%;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2.24%。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9.46%。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全省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必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期待更多市场主体稳得住、发展好,让城市烟火气更盛,百姓幸福生活味更浓。
本报记者闫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6-09
06-08
06-06
06-01
05-30
05-27
05-24
05-23
05-23
05-20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