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第四集《绿色·普遍形态》,反映山西坚持以“双碳”目标引领,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以美丽山西建设引领构筑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完善生态制度,山西再现美丽风光,呈现处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气象。 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肩负着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山西实现高质量低碳转型发展,对于推进全国能源稳步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至关重要。 绿色发展,美丽山西,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山西以“双碳”目标为牵引,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发展。山西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各项任务,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构建我省碳达峰碳中和1+X政策体系,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同步提速,为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山西智慧,让碳达峰碳中和山西方案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样板。2021年,山西在圆满完成国家下达保供任务后,依然实现全省单位GDP能耗全年下降3.2%的目标。山西瑞光平均煤耗远低于全国热电联产单位,超低排放技术全国领先。大唐国际云冈热电厂建成世界上首条煤电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线,探索通往零碳之路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两山”生态保护修复。山西构筑以吕梁山脉、太行山脉、太行山南端中条山为主体的三大生态屏障带,推进晋北、晋西北与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举全省之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在山西,全省森林面积已达5542.93万亩,每年造林都在4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23.5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防沙治沙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植绿护绿,系统保护,统筹治理,绿色已逐渐成为三晋大地的鲜明底色。吕梁山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逐渐筑起黄河安澜的生态屏障。大同火山群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 实施“七河”“五湖”系统治理。山西始终注重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全面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2021年以来,山西以汾河流域为重点,实施“七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同步推进“五湖”生态修复,打造“源、点、环、带、景、文”水生态治理修复新格局。2022年1月23日,《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三晋母亲河汾河从此有了最强“绿盾”。“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落实,更强化了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汾河太原段形成了全长43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蓄水总量约3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在城市中设置了一座中型水库。桑干河湿地公园通过湿地保育,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持了生物多样性。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山西通过开展夏季臭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行动,空气达标天数越来越多,PM2.5年均浓度从五年前的55微克/立方米降到3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30+”。全省重污染天数比五年前减少了85%,首次进入“千分位数”。吕梁市“人防+技防+大数据”的智慧环保,成为守护蓝天新模式。太古供热工程创造了国内单个热源点供热面积最大的纪录,为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热发展提供了样板。2021年以来,山西不断加大朔州、晋城、长治三个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大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综合利用产业的集聚集群建设,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三晋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表里山河、美丽山西的发力点。右玉历经70多年的绿色接力,依托生态优势,阔步走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两山”理论的实践典范。漳泽湖湿地公园打造生态旅游效果显著。山西坚持示范引领,继右玉县之后,芮城、沁源、沁水、蒲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2021年,沁水与蒲县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阳城、平顺、安泽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入选数量创历年新高。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山西倡导绿色消费,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衣食住行用游全过程绿色升级。生态康养旅游、吕梁城区免费公交、潇河智慧建设运行总部近零能耗高科技节能建筑……从追求绿色食材,到追求绿色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把绿色作为自己生活质量高低的首选标准;从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再到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为全省上下共同的价值追求。 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山西,既是山西要坚决扛起的时代使命,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三晋儿女将持续努力,打造碧波荡漾、远山如黛、天空澄净、纤云不染的美丽山西,为实现中国的绿色发展贡献山西力量。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9-27
09-22
09-14
09-07
08-26
08-23
08-12
08-08
08-01
07-25
财经
更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