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推进、退市力度加大、“面值退市”迈向常态化,两市ST概念公司近期股价持续下行。
分析人士表示,ST概念股炒作不复往昔,A股壳资源价值将继续走低,A股壳生态加速重构。
低价股阵营扩大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A股有199只ST概念股。其中,*ST股141只,ST股58只。从板块分布看,沪市主板有86只,占比43%;中小板有69只,占比35%;深市主板有44只,占比22%。
从股价看,截至5月15日收盘,剔除进入退市整理期、停牌的股票后,A股共有92只“一元股”(1至2元/股),其中55只为ST概念股;11只“仙股”中有9只为ST概念股。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以来ST概念股在多个交易日上演“跌停潮”,使其在低价股阵营中迅速扩大。一方面,随着年报和季报披露结束,多家公司集体“披星戴帽”;另一方面,一些ST概念股业绩持续恶化。
4月底《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获通过。业内人士认为,“以后壳不值钱了”。
以“神雾双雄”之一的*ST节能为例,因违规担保事项,公司股票于去年4月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随后又因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亏损额从2018年的6.57亿元扩大至2019年的20.43亿元,今年一季度收入为零,续亏5365万元。上述财报披露后,公司股价回落,5月15日收盘,报收0.99元/股。
ST概念股存在各自的问题。有的盈利能力较弱,通常处于亏损、营业收入过低或净资产为负的状态;有的内控治理能力较差;有的在诚信方面可能存在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等情况。
退市力度加大
伴随注册制的是堪称史上最严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根据发布的征求意见,在退市指标上,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调整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的交易类退市指标和“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规范类退市指标等。财务类退市指标全面交叉适用,且退市触发年限统一为两年,加大“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的出清力度。
在流程上,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优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停牌安排,保障投资者交易权利。此外,对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设置退市风险警示制度。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科创板退市制度“三废”改革(废除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及重新上市)击碎了皮包公司及牛散炒壳、赌壳的生态链,“面值退市”效果凸显,仅去年就有8只“垃圾股”被投资者主动赶出股市。
董登新估计,今年至少会有20家A股公司退市,其中相当部分将被投资者“用脚投票”赶出市场。这是“一元退市法则”赋予投资者的决定权。“跑得快”取代炒壳、赌壳的旧游戏。这是市场的进步。
壳价持续走低
核准制下A股上市平台被看作一种稀缺资源,借壳上市颇为流行,一些上市公司沦为“绩差股”后仍受资金追捧。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以及新三板推出精选层转板上市机制,壳生态加速重构。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会大幅降低壳资源价值。云荣资本管理合伙人汤浩表示,纯壳的估值中枢将下移。“目前市场的大致估值为主板、中小板30亿元左右,创业板20亿元左右。未来纯壳估值将逐步向港股的壳价估值靠拢。港股主板壳目前估值为4亿至5亿港元,创业板为1亿至2亿元。未来注册制正式实施后,预计主板、中小板的壳价价值也就是10亿到15亿元,创业板壳价4亿到9亿元。据此,纯壳股还有较大的出清空间。”
上述两位受访人士均认为,A股壳市不会因此就消失。在王骥跃看来,“壳是证券市场的一类资产,中国香港市场和欧美市场仍有借壳交易存在。”汤浩称,“壳总有壳的价值。但从长线看,估值将大幅下行。有一些资产不适于IPO的严格要求,这些资产的证券化可能要依靠壳平台路径。同时,优质资产借助壳进行证券化,也是推动资本市场资产重组、新旧换挡的一大动能。”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1-14
01-14
01-13
01-13
01-13
01-12
01-11
01-10
01-05
12-17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