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博士生论经济回暖之策
2020-02-26 10:52:53

如何在疫情时期国内、国际双重窒息效应下打开经济局面?

六大发电集团如何提升已低于同期70%的发电量现状?

汽车零售业如何扭转已下滑至历史新低的状况?

……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迅速恢复中国经济供应链、产业链迫在眉睫。江西省管理学会会长、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吴照云教授,日前组织江西财大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的10位2019级博士生进行专题研讨。这些具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江财学子,立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纷纷寻求经济回暖之策,力求为企业发展献策支招。

秦 峰: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们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余 莉:关注员工可持续发展,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涂舟扬:疫情过后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的几点思考

陆 舟:疫情之际,中小创新型企业涅槃之时

张 楠:在抗击疫情中,银行该做些什么

吴儒练:中国旅游企业如何转危为机

焦珊珊:抗击疫情中旅游业的作为

柳 波:中小企业复工须先赋能

秦峰新冠疫情是对我们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小企业在中美贸易战尚未停息、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大背景下措手不及,成为一次“生死攸关”的大考。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一要坚定信心,鼓舞士气。企业领导者自己要相信:眼前的一切都会过去,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领导者要以沉着镇定的气魄,让员工感到踏实、让同事感到有主心骨。二要研究政策,用足政策。目前从国家到省市,最近纷纷出台了关于税收、贷款、用工等的很多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这些政策对于缓解企业的压力,无疑非常有用。作为企业来讲,应该研究这些政策,该申请的申请,该报告的报告。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尽快恢复经营。三要加快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如果说非典疫情过后,是C端消费者的线上化,而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包括在线办公在内的B端(企业运营)正逐步实现数据化和在线化。随着在线办公生态的成熟,将进一步培育用户习惯,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

余莉关注员工可持续发展,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疫情突发,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个人和企业如何能够活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提高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提高员工身体、认知等资源的免疫能力。目前报道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多为有基础病的患者,且在目前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治愈病例主要依靠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击败病毒。因此,身体的免疫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企业除了提倡科学作息外,可组织员工进行网上健身等活动。另外,在人人隔离、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面前,员工的资源,尤其是情绪和认知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应鼓励员工更加冷静、客观、理性地对待此次疫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合理利用自身的长期资源(社会关系、知识、技能等)和短期个人资源(情绪、心情、注意力等),不被各种不确定性信息左右造成情绪耗竭。不仅如此,企业还可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创办企业大学,鼓励员工利用这“宅”在家的日子,加强自身专业和技能学习、培训,以保护、获取资源,提高员工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免疫和应对能力,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利用企业资源,稳固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非常时期,实行弹性上班制、网上办公、在确保员工平安健康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向员工提供紧缺的生活和应急物资、向患病员工家属提供必要的支持等,这些非常举措有利于提高组织支持与员工个体诉求之间的契合度,有助于员工由交易型心理契约转向关系型心理契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另外,根据资源获得螺旋推论,员工从企业获得的资源和支持,可激发员工在家庭领域获得新资源,有利于缓解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和谐有助于员工对企业的雇佣关系形成依赖,有利于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强化员工—企业共同体意识。根据危机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个体在面临压力和威胁时,由于不确定性焦虑,会保护、强化自己原来持有的观念,更容易排斥“外群体”。企业可通过对内将员工平安健康放在首位、对外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等措施,践行企业价值观,将员工的焦虑转为对企业的信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包容性和凝集力,使员工形成与企业 “内群体”意识,与企业共渡难关,深化员工与企业共同体意识。员工和企业共进退,增加员工对企业的粘性,特别是核心人才资源,形成企业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涂舟扬:疫情过后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的几点思考

对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国有企业而言,应及时调整战略方向,重构市场竞争策略,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具体而言,一是在战略定位方面,国有企业应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主线,进一步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此做强做优主业,使得主业的贡献率与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体制增效、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对内采取以激发员工价值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一方面积极开展与推定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落地,用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机制激发活力、凝聚合力,按照市场化分配原则决定薪酬,改革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扩大授权放权范围。开展授权放权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多地依靠公司治理结构开展工作,践行国有资本管理机构管资本的主旋律,层层松绑,把授权放权落实到各级子企业或管理主体上,全面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三是对外采取以兼并收购为导向的拓展型发展战略。一方面进一步从资本层面对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重组业务结构、重构企业架构。剥离能够从资本层面盘活部分资产流动性,降低国有企业负担,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资本估值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暂时受困但资质良好、潜力巨大的企业合作,实施财务性帮助,符合条件的可以兼并收购,在扩大授权放权范围的同时要坚守底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力求混改成本最小化、代价最低化、阻力最轻化。

陆舟:疫情之际,中小创新型企业涅槃之时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小创新型企业如何应对这场“春寒料峭”的考验?一、企业家层面,疫情考验着企业家才能,需要其全面掌握和精准研判信息,瞄准市场发展风向预判经济形势,获得企业发展的稀缺资源。此时,中小型创新企业掌门人可重新思考企业战略架构,相应调整疫情暴露的短板与重资产运营模式,使企业更易获得融资。同时,契合情境地制定计划,将重心放在企业生存与维持现有市场份额上,进而协调推行计划,确保企业计划能够贯彻到底。另外,调整好人员工作状态,创造适宜工作环境。关心员工身心健康,稳定员工心态,鼓励员工弹性工作制。二、企业战术层面,一要转变以往对线下操作的依赖性,制定完善的线上沟通流程,降低客户顾虑,安心签订合同。二要发挥技术优势,优化线上处理流程,促进网络平台升级。三是采用强IP营销模式。可以利用软编优势,做一些预防病毒知识了解的小游戏或普及疫情情况的小程序,普及品牌知名度,用线上营销做好品牌效应积累优势,蓄势待发。三、企业战略层面,一是组织制度升级。采用阿米巴制度,释放企业活力,更可发挥员工的创新性与活力,组成员工小单位目标责任制。二是流程重构提升效率。鼓励员工用机器与软件取代原有人工环节,如使用Pythson做好数据收集,分析客户需求变化走势,升级以往数据录入与数据分析两大分离流程。还可使用区块链技术,完善各环节信息录入,提升项目资料查询的便利性。三是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及时做好响应准备。

张 楠:在抗击疫情中,银行该做些什么

银行作为宏观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在调节国民经济和创造信用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当下,银行可采取五大措施助企业渡过难关:一是落实监管要求,加大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积极满足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二是减费让利,为企业减轻资金成本负担。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暂未逾期的客户,采取阶段性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对影响严重且已造成贷款逾期的,提供罚息减免、征信保护等救助措施;对疫情重点保障企业、疫情防控相关行业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三是发挥银行的杠杆作用,为企业提供周转资金。企业在本次疫情结束后将迎来复苏,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与前期的营业成本形成了资金压力。此时,银行机构提供贷款等举措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还可以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平稳运行。四是银行进行靶向性贷款,针对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等进行贷款。企业发展中,或顺应时代浪潮,或因疫情影响行业重塑,或进行自身转型升级,都需要不断的革新创造。这是技术转型,更是经营理念,发展思路的转型升级,银行应该给予企业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五是强化线上金融服务保障,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电子银行保障力度,确保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稳定运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对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丰富信息数据,改进企业授信的审批和风控模式,提高信贷的响应、审批、发放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儒练:中国旅游企业如何转危为机?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文旅产业首当其冲,被认为是受影响最直接、最严重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企业如何化“危”为“机”?一是培养居安思危意识。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管理者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培养员工的忧患意识,在危机来临时能做好危机管理。二是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可以尝试进一步完善线上平台建设和内容创意的基础上,将旅游企业的互联网化水平和质量推向新的阶段和高度,从而推动基于在线旅游平台、在线消费模式的旅游企业创新发展,如虚拟旅游,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和推动基于各地智慧旅游平台和数据资源构建适应于远程消费、远程参观的新文旅发展模式。三是关注旅游新兴业态。疫情抑制了国民的旅游消费需求,疫情过后,中国国内旅游需求会呈井喷式增长,而且人们的旅游需求会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健康旅游、康养旅游、运动旅游、幸福旅游的需求比以往更为迫切,对青山绿水的诉求更加强烈。旅游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设计开发有关生命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旅游优质产品。

焦珊珊抗击疫情中旅游业的作为

面对疫情,我们不是被动接受,旅游业还可积极作为:一是缓解旅游业的脆弱性带来的冲击。新型冠状肺炎使中国旅游业瞬间进入了寒冬我们需要生存,就要进行旅游业的创新,使得数以万计的旅游业人能够挺过寒冬。二是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旅游行业整合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而这些是流量可以换来流量经济。在旅游业的冰封期,旅游行业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与旅游业互补的副业。例如同程艺龙、分众传媒、玖富三家上市公司联合投资打造行业新业态,创立了咪店。咪店秉承“私域+无界”的商业理念,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同程旅游等互联网巨头深度合作。集合11大品类供应链于一体,构建出“电商购物+本地生活+社区生鲜+旅游福利”的全形态商业平台,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重新规划和调整企业战略。旅游业是一个系统,它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等各要素。整合旅游业内资源,重新规划和调整企业战略,实现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减少经营风险。同时,也需要积极构建旅游行业的应急战略,以防下次不可抗力下能够自救,挺过寒冬。四是稳定队伍。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是旅游业运作的核心,而旅游行业的脆弱性会流失大量人才,危机过后会使得旅游行人才大量缺失。因此,旅游业要实现行业的创新,行业的升级,行业的自救,这就需要留住人才,让旅游旺季提供的服务能够得到全国的认可。而留住人才,稳定队伍的关键在于使得人才有合理的回报,相对较稳定的收入。

柳波中小企业复工须先赋能

企业复工须先找到赋能员工之法。我认为,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赋能员工:转变领导方式。疫情易使员工产生情绪上的不安与焦虑、认知上的自我价值感降低、行为上的逃避与回避等“应激反应”,如未得到关注而蔓延开来,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将遥遥无期。传统的领导方式更多地关注绩效提升,这对个体和组织短期来说是有益的,但由于过分关注个体工作任务的达成,忽略了员工的内在感受及需求而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走心”的领导才能赢得员工的“芳心”,认同且忠诚于企业的员工才愿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助力工作重塑。研究表明,工作重塑有助于员工从内心上提升自己的工作意义感、提高自身对工作的满意度、可以持续或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领导可通过授权员工、建立工作小组等方式增强员工工作的独立性与灵活性,降低任务的复杂性来激发员工工作重塑行为,使员工体会更高的工作意义感。通过助力员工工作重塑将他们内心深处的热爱与潜能激发出来,从而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提高工作投入。增加工作资源。复工意味着员工将面临疫情以及工作引起的消耗个人精力的双重负向因素,这会引起员工情感枯竭、工作怠慢、和自我效能感降低,进而导致消极的组织结果。Bakker et al.(2005)的研究表明,工作资源能减轻工作要求对员工的消极影响。因而企业可通过增加工作资源赋能员工,如规避官僚主义和进行适当的组织变革减少组织要求,支持远程工作帮助减少工作-家庭冲突,进行在线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提供社交资源与员工建立高质量的上下级关系,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进行及时反馈等。

中小企业赋能员工,抓住人心,危机自有转机。(喻春龙)

下一篇: 考虫联合清华大学等28所高校,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免费在线课程
上一篇: 易建联捐赠防护服捐赠多少套? 易建联是哪里人?

相关新闻

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