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导力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有淘宝 ,作者小田切瓤
中国有淘宝
一场裹着电商外皮的社会实验
点击“技术领导力”关注∆ 每天早上8:30推送
转载自| 中国有淘宝
不到离开一座城市的时候,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东西可以舍弃。
当你在闲鱼上搜索“离开北京”或“离开上海”的时候,搜到什么五花八门的东西就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五花八门的北京生活里,那些贯穿始终的情绪。
没人规定过你一定要在宝贝描述里写清楚自己是为什么卖掉,更功利的做法是把文字素养都花在介绍这东西有多好上。但是从“老婆不让”到“舔狗送的”,似乎相比东西本身,每个人都更想要讲讲自己跟这东西的过往。
学市场营销的师弟曾如此断言:“虽然最优秀的营销都是在卖故事,但在闲鱼上却适得其反。你多说一句,这个东西的价值就多掉一分,因为没有人关心普通人的故事。”
这个论断放在那些要走的人身上最贴切。但凡你说一句“离开北京”,就意味着这场买卖已经成了一场对人生的祭奠,甚至都无需加上“给钱就卖”,买家自然就知道张嘴第一句问什么。
如果多聊聊,大概他能把一个整理箱都送你
但显然,那些真的要走的人根本不会在乎到底能卖多少钱。
每个做出“离开北京”决定的人,当年都曾抱着同样坚定的信念想要留在北京。但路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给离别的伤感找个出口,就算只是在闲鱼上。
有人絮絮叨叨自己跟一口小电锅的蜜月时光,“可以涮火锅、可以煮粥、可以焖面,也可以小炒菜。现在要离开北京了,小火锅也用不着了。”
回了老家,就再也不需要靠一口锅度日了
锅壁上的小羊都已经快洗掉了,你仿佛能看见她那些一个人端着口小锅藏在出租屋里刷剧的日子。就算连一个厨房都不能拥有,但起码在那些自己做饭的日子里,她曾片刻欢愉过。
也有人用最悲伤的方式结束了自己5个月的猫奴生涯。“要离开北京了,家人不同意养猫,没办法。”那只橘猫的窝是一个纸盒子,没人知道它曾陪着他度过了怎样的日子。
也有人的描述里充满了某种遗憾,“古筝店买的,但工作太忙没怎么学过,要离家北京了,不想带走。”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只有到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才会明白,有些事真的不会等你。
你会诧异北漂们在离开北京的时候,与过去的自己告别有多用力。甚至一只充电插头、一本杂志,几个衣架,他们都不会带到下一个目的地去。
在整个闲鱼上,你几乎都很难找到一个关键词,能像“离开北京”一样涵盖如此多几乎没有价值的东西。
相较卖货,这些人似乎实际上更想做的是告别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过:“城市再大,也容不下一次分手。”说这话的时候他刚跟谈了四年的女友彻底绝交。
四年里,两个人吃遍了北京所有出名的好馆子,逛遍了所有好玩的地方,他们看过冬天的故宫屋檐下的冰柱,也尝过夏天后海边兑了水的啤酒,周末鼓楼tempo里的演出,他们一场没落过。
“太多回忆了,我没法再和第二个女孩再经历一遍。”后来他还是离开了北京,走的时候只带了两箱衣服,一台电脑。
闲鱼上也很轻易能找到这种情绪,就算是一只故宫卖的泥塑御猫,也会让人轻易地回忆起在北京的种种。带着它面对新的城市,显然缺少了一点尊重。
尽管它完全可以塞到行李箱的缝隙里,但依然还是决定“不带走了”
相比小物件,离开北京时处理大件才是主流。断舍离在离开一座城市时突然成了生活的主题,“离开北京”下能找到最多的,就是用了几年的书桌、坐了几年的椅子,甚至睡了几年的床。
毕竟就算是从方便的角度讲,你也不可能把上一座城市的家具带到下一座城市。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过去的就本该属于过去。
人可以挥挥衣袖,但家具从生到死都会留在它所在的城市。在一代代主人的流转过程里,它们成了每段北京生活的影像簿和墓志铭。
在闲鱼上搜索“搬家不想要了”,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虽然比不上“离开北京”的伤感意味那么浓重,但每次搬家也同样是一次和过去的告别。你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不会丢掉的东西,实际上没有什么不能丢的。
这年头没有人再会为搬家时收拾出30个大箱子而自豪,尤其当搬家是被迫的时候,每多一个大件,都只会让你负重难行。
网上曾有人总结过一个残酷的规律:如果身处一线城市,月薪不足一万的话,就需要保持随时移动的能力,尽可能把全部家当保持在两个行李箱和几个纸箱子就能带走的体积。
摄影师黄庆军的获奖作品《家当》系列就为这个规律写下了注脚。在他的镜头里,人们精心梳理出了对自己真正重要的那些家当,最少的可能只有一字排开的十几件,就算是网购十年的年轻人,最后发现能够称得上“家当”的也不多。
这也许恰恰是“家”的含义所在,如果每件东西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致敬,那么就一定要慎重挑选。因为你留下来的每一件东西,都在定义你本身。
其实最了解闲鱼用户的,就是闲鱼自己。每个在宝贝描述里写着“离开北京”或者“搬家不要”的人,寥寥几个字背后都是一段人生剪影。而对它们最好的尊重,就是不要让运费成为额外的困扰。
都说人生太辛苦,搬家便是人生的一个缩影,要离开熟悉的地方,有太多的不舍,但你同样可以把它当做又一次旅行,去一个新的地点拥抱别的风土人情。
而只有好好地告别之后,进入了新的循环,你才会真正找到生活的意义。
相关新闻
热搜榜
12-17
06-17
06-12
06-11
06-10
06-08
06-05
06-01
06-01
05-31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