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奋进共富路】32名上虞籍能工巧匠集体亮相
2022-07-18 08:54:58杭州日报

图案各样的竹雕、釉色浓翠的越窑青瓷、针法精妙的各色绣品……步入上虞文化艺术展示馆二楼,各种手工艺作品琳琅满目,将不大的展馆空间填得满满当当。眼下,“喜迎二十大·奋进共富路”——能工巧匠作品展上,来自32名绍兴上虞籍能工巧匠的216件精美作品集体亮相,展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风范。

“要让工匠艺术、匠心精神进入寻常百姓家。”上虞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这次展会立足上虞,融合内外,荟萃能人,集聚精品,展现大国工匠魅力,彰显上虞故土技能,将一直持续至7月底。

展现工匠魅力

“这一套啊,价格比较贵了,一套6件定制下来要40多万元。”此次展览,“绍兴派”古法红木手法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张齐水带来了自己近几年来的得意之作——“锦上添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套清式红木雕花豪华茶台映入眼帘,作品中,牡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开得热烈,树干、草丛、小鸟点缀其间,错落有致,远观大气,近看精巧。

张齐水15岁跟随名师开始学习木工,走街串巷为各个大户人家私人定制,已制作红木家具近50年。在他看来,一件好的红木家具需要型、艺、材、韵等多方面的考量,凝结了手工艺人大量的心血。比如这套“锦上添花”,光设计图纸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后又经过开料、烘干、机加、雕刻、刮磨等工序,制作组装上百个零件,历时近两年才完成。

“这里随便一件作品拿出来,都有故事讲。”上虞区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马建林告诉记者,这是一次上虞巧手的精品聚会,也是一次大国工匠的名作荟萃。216件作品中,包括玉雕、竹雕、根雕、木雕、叶雕、石雕、越瓷、绣品、篆刻、剪纸、脸谱、锡器、铝饰品、文化伞、瓷板画、红木工艺、红色文创、叶画文创、书斋文创、盆景艺术等20个门类。

凝聚乡贤力量

“上虞籍工匠,有的坚守岗位,有的散在民间,有的旅居外地,他们都是上虞宝贵的财富。”马建林介绍说,为了这次展览,主办方联系了许多在外地的上虞籍工匠参与,“听说家乡要办展,大家都很支持。”

上虞籍名家陈鹏飞,现任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中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从事陶瓷研究和制作长达四十余年,长期旅居江西景德镇。这些年,他已成功仿制越窑青瓷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因“质似、形似、神似”,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深受专家学者好评,也让失传近千年的“瓷坛明珠”——越窑青瓷在其故乡上虞重放异彩。

“知道我们在筹办这个展,他第一时间联系上我们,送来大量个人作品资料,支持我们。”马建林说。这次展出的展品中就有陈鹏飞获得中国传统工艺名品一等奖的代表作品“跃马”。

守护文化根脉

手工艺作品的背后不仅是能工巧匠的匠心凝聚,更是上虞对于工匠培育的集中展现。

杭绣传承人80后金斐斐是此次展览中年轻工匠的代表。大约十年前,她在杭州学习杭绣时萌发了将杭绣与家乡传统文化结合的想法。“去看过外面更大的世界后,更能理解家乡的文化魅力。”金斐斐说,上虞文化博大精深,她希望通过习得的技艺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下去。眼下,她正全身心投入完成曹娥碑杭绣,将这块高二米三、宽一米、共445个字的宋碑书法之冠以手绣的形式展示出来。

不仅如此,去年开始,金斐斐参与上虞龙山学校“少年工匠”培养计划,担任职业规划授课教师开设杭绣社团课,“类似兴趣班,一周一次,来报名的人特别多。”金斐斐说,一边跟学生们讲传统文化故事,一边进行手工体验,涵养少年工匠精神的同时,也指引学生找到未来的职业道路。

(记者 邱丹晨 徐潇青 通讯员 袁伟江)

关键词: 能工巧匠 作品集体亮相 展现工匠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日前在杭州召开

相关新闻

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