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秋风送凉。晚饭过后,家住拱墅区白马公寓的韩琪一家开启了“夜游模式”,“不用走远,家门口的运河绿道就能满足我们一家老老小小的休闲需求。”
作为运河绿道提升工程的重要节点,今年6月底完工的拱墅段武林景观环,串起了运河西岸的华浙公园、欧Ⅲ公园等沿河公园绿地,不仅景观更美、动线更顺、空间更通透,还优化了区块功能,新增了动静结合的游憩空间,升级了市民游客的体验感与幸福感。“改造后的运河绿道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需求,大伙来‘打卡’的频率明显提高了。”韩琪说。
“实用性”提升的背后,是绿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其共享与惠民属性被不断激活与放大。
“我们以‘体现城市品质、服务周边居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提升沿岸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人的参与性,打造满足全龄化游憩需求的活力滨河空间。”拱墅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绿道建设围绕“丰富功能”加快推进,截至8月底,已总计完成229.51公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意见征集等形式,积极探索绿道设施、服务提升改进方向。”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增设驿站、便民服务设施等举措,打造更多生活气息浓郁、服务功能多元的“温暖牌”绿道。
不止绿道。高质量打造城市公共与共享空间的实践,深嵌在杭州城乡建设各项工作中。
针对市民呼声很高的“停车难”问题,市建委聚焦中心城区医院、学校、老旧小区、行政服务中心等高频需求场所区域,利用操场、公园绿地、市政广场地下空间开发,以公建配套增配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公共停车服务。截至8月下旬,今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54007个,其中公共泊位4922个。
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也注重连片谋划推进,打造区域共享的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
在余杭区的良渚文化村未来社区,网红“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既是本地村民“人人学习、人人为师”的大课堂,也是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益图书馆;建德市罗桐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对社区附近的新林路路口进行空间提升,融入当地戏曲文化,打造了社区文化广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和戏迷票友们交流展示的绝佳场所……
从社区现代化建设到美丽城镇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从点上、线上到面上、全域,杭州在建设中不断推动更大范围的共建与共享。
萧山区戴村、河上和楼塔三镇,以打造“三彩小镇”美丽城镇集群为抓手,通过同步开展水系生态环境治理,融入休闲、社交、时尚元素,共同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滨水公共空间;上城区加快打造“钱江都会CBD”城市新区风貌区,通过城市阳台局部提升、CBD公园提升、道路整治等多项工作,促进沿江风景与设施更好衔接,让区域内公共空间更具趣味、更有温度。
开放共融,全民共享。“我们将始终紧扣民生所盼所需,以项目为抓手,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系统规划与布局,推进对既有空间的有机更新与功能提升,探索更多提高空间利用效能、实现长效运营的创新机制,打造更多可赏可憩、贴近贴心的高品质公共空间,让共同富裕成为杭州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幸福。”市建委负责人表示。
(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杭建宣)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9-07
08-26
08-23
08-12
08-08
08-01
07-25
07-19
07-14
07-11
财经
更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