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临西贡砖第十五代传承人陈建磊 :传承技艺传承复兴
2022-10-09 08:45:09河北经济网

邢台市临西县境内流淌着绵延25.2公里的隋唐大运河、39.2公里的卫运河。临西的风物不仅来自运河流水的津润,也来自泥土、火焰与人民智慧的凝聚。

临西卫运河西岸的陈窑村曾是明清两代的官窑所在地,当时的陈窑村村民利用本地优质泥土烧制贡砖,并通过大运河运往京城。而如今,我们仍能在临西县寻觅到这项传承至今的古法技艺。

在临西县的贡砖烧制基地,凌晨五六点已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趁着温度适宜,陈建磊带领着工匠们忙碌地制作着砖坯。

“我们临西的土很特别,这也是大运河给临西带来的礼物。这种土由于受过河道的冲击,基本无杂质,并且沙黏适宜,也就成为制作贡砖最好的原材料。”临西贡砖第十五代传承人陈建磊介绍,临西贡砖烧造技艺需要经选土、碎土、澄泥、醒泥、熟泥、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18道工序,传承技艺十分精细复杂。

“我就是在窑厂长大的,从小就看着我爷爷、爸爸做砖,对制砖的程序和工艺非常熟悉。”陈建磊说,之前他也从事过别的行业,但对于制砖的这份记忆和成长在运河边的情怀一直都在,就决心要把它传承复兴起来。

时间是最精妙的工艺大师。经过七天窑火的淬炼,砖块就成了艺术品,而火候的大小也决定贡砖烧制是否成功。“现在我们烧窑过程中都有经验丰富的‘火把式’掌窑来精准掌控火候。”陈建磊说,刚开始烧窑的时候,每次都是自己守在窑旁边,不眠不休地盯着窑火,那种忐忑的心情至今铭记在心。

“听,这清脆的声音就代表这个砖没问题了!”陈建磊敲了敲刚出窑的贡砖。临西贡砖烧制出来的特点就是叩之清脆,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也被人称为“会呼吸的砖”。这不仅仅是一项工艺,更是一种文化遗产。

当初为了复兴贡砖烧制技艺,除了跟着长辈学习自家传承以外,陈建磊还去陈窑村里请教懂技艺的老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贡砖烧制技艺。“从第一炉火烧起来的时候,我就希望这窑火能一直烧下去,永不熄灭。”陈建磊说。

古老的技艺需要传承,也要结合现代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经济价值。“刚开始只懂得把贡砖烧制出来,不知道它的销路,就一下子囤积了很多的砖在厂里。”陈建磊说,如今的临西贡砖已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古建修缮,像正定古城、青州古城、成都杜甫草堂等地的古建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与此同时,贡砖产业还带动了周围村庄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近年来,临西县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建设思路,谋划了“大运河文化珍珠链和珍珠盘”发展计划,而建设运河文化贡砖博物馆就是其中一颗“珍珠”。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有高度参与性、体验式的一处博物馆式主题园林和旅游景点,让大家体验到这项工艺的精妙考究,全面展示临西县贡砖文化,使之成为运河文化走向全国的文化窗口。

大运河和一块块贡砖,曾构架起北京城的风貌,而今年即将开始建设的临西运河文化贡砖博物馆就位于临西大运河畔。“建设贡砖博物馆也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就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临西运河文化和贡砖烧制技艺,让临西贡砖文化活态地传承下去。”陈建磊说。

重新燃起的窑火点燃了贡砖复兴的希望,而传承人的智慧也让曾经的御用贡砖焕发了新的生机,让运河的文脉成为有源活水,长流不息。

(记者 高羚杳 吴思影 许晓星)

关键词: 贡砖复兴 贡砖博物馆 运河文化 古法技艺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2022年下渚湖防风文化旅游节暨旅游资源分享会在德清举行

相关新闻

热搜榜

  •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