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 陈万一
中山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 韩 屹
本报记者 张 健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博士 杜玮南
不久前,美国基础抗癌药短缺的风波愈演愈烈,短缺规模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成千上万的癌症患者面临延误治疗的风险,一些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用“关乎国家安全”来形容此次危机。
“国内还没听说顺铂、卡铂等广谱抗癌药有短缺问题。”陈万一表示,但一些小众抗癌药曾出现过短缺,例如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前列腺癌的米托蒽醌。除了抗癌药,有些药物在全国范围或局部地区一直存在短缺问题。韩屹提醒,我国的人口规模和药品市场规模都比美国庞大,但我们没有美国药品全球采购的优势。以美国此次抗癌药短缺危机为鉴,两位专家表示,我国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前布局,保障药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药品带量采购要稳供保价。仿制药集中采购不能只看谁的定价低,还要考虑供应的稳定性和设备等情况,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提高质量、稳定生产。如果药品供应和价格不稳定,就可能出现医保支付价低、药价高,医院越卖药越赔钱的情况,小医院和基层拒绝售药,便会造成人为短缺。政府可以对药企开展评估定级,包括企业市场份额、设备、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的稳定性,评估达标才能参与集采竞标。政府部门还应该在采购合同中做好风险控制预案,比如,要求企业分享生产数据、原料药供应等,避免生产短缺的发生。此外,按照药品短缺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对于关键仿制药、抗癌药等容易短缺的药品,要保持供应商多样性,不能只考虑价格。
政府应牵头建立从生产源头到临床应用的全产业链药品短缺反馈机制,协同药监、环保等部门,解决药品短缺问题。例如,环保部门新标准实施,可能要求某药品生产线改进工艺,进而影响药品供应,如何在保供的前提下逐步达到环保要求,需要多部门协商解决。
医疗机构方面,日常要做好易短缺药品的储备以及替代药品的使用指导工作。▲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搜榜
11-03
10-31
10-21
10-11
09-27
09-22
09-14
09-07
08-26
08-23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