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之际,本报采访多位居民
●救死扶伤,保证社会安宁和生活稳定;“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即使无法治愈每个病人,仍竭尽所能
(资料图片)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 刘玉村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 俞光岩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教授 张大庆
本报记者 高 阳 任琳贤
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崇高的健康使命,让无数普通人因一袭白衣而不再普通。尤其是回望3年多的抗疫经历,我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广大医护人员,又将是谁与病魔迎面对抗。今年的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借此之际,《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的人们,听他们对医生作用的看法;也对话了医学行业的专家,分享他们对医生价值的思考。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医患矛盾、医疗腐败事件,引发社会诸多关注。刘玉村认为,社会发展需要医生,医生需要立志成为行业标杆,同样,医生也要享有相应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怎么看待医护的价值和地位,社会应该给予医护怎样的收入水平,需要整个社会的探讨和认可。”
张大庆认为,医者的尊严是要靠自己赋予的,正如我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所言:“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我希望我的同行们,遇到疾病肆虐时,能够上得去,为国效力,在平时也能修炼好身心,爱护病人,受人尊重。”刘玉村说,医生首先要讲仁心,心肠应当是柔软的,关爱别人的,心肠狠的人别当医生。其次,医生要讲人格,这是外化的、能表现出来的行为,比如在病人给的红包、厂家给的回扣等利益诱惑面前,是否能恪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医生一定要保持“干净”,绝不碰法律红线,明白医生这个职业不可能大富大贵,即便做得很好,也只能达到一个小康水平。再次, 医生一定要审慎行使处方权,把握好开处方的分寸,不要轻易开大处方,这直接关系着每个病人、每个家庭。
俞光岩表示,医患之间绝对不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关系,医患都应有这个共识。医生要知道,你的职业有救死扶伤的公益性所在,不能把患者当作付费的客户;患者要明白,不是出钱就一定能把病治好,医疗有风险、有局限,也有不确定性。而互相尊重和信任是打通医患关系的桥梁。医生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工作要尽职尽力,尊重患者,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艺术,倾听患者的主诉,告知患者治疗的方案、费用以及医患可能承担的风险;患者要认真地去理解和尊重医生的决定,信任和配合治疗方案。没有尊重和信任,医生的职业尊严就得不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医生的尊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维护。”刘玉村表示,首先,顶层设计要匹配到位。例如,医学生培养环节要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结合当下学科发展的需要,分类招生,配置师资;改善医生薪酬体系,参照其他职业群体,设计一个均衡、有利于医生群体的薪酬制度设计,不同医院应清晰分类管理,明确各自的责任定位、责任目标。其次,医院的党建引领十分重要。公立医院有很强的公益性,除了坚持高质量和高速度发展,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应该为“四轮驱动”,即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学科为根、管理有方,精神上“人人向上,人心向善”,制度上奖勤罚懒,优劳优得,同时给年轻医生们更多照顾。▲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搜榜
11-03
10-31
10-21
10-11
09-27
09-22
09-14
09-07
08-26
08-23
财经
更多>